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和社区是紧密相连的。住宅本身具有超越实际居住的文化功能,在发展历程当中,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学校。“学校和建筑都应该是以人为主体,但现实中往往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缺乏人性。只有居民没有市民,只有住宅没有社区”。在我看来,未来一定是社区、学校、家庭、儿童和谐共建的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化社会。学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这才是未来学习的特点。
“内卷化”是近期网络上特别流行的词。谈到这一问题,我认为,解决“内卷化”需要一场学习的革命。
2000年的时候,房地产巨头发起新住宅运动,那时已经意识到大拆大建的疯狂跑马圈地式的地产开发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需要创造一个网络时代的建筑理念,建设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注重环保、崇尚自然的家园。当时就提出,我们要建造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园而不是麦当劳化的世界公园,我们要建造的不仅仅是一片片楼盘而是具有活力的社区,应该将市民文化公共空间的构建作为主动追求。当时还提出几个概念:第一,面向未来的住宅,应该以人为本,要人性化和个性化;第二,体现技术进步,应该舒适、方便、智能;第三,融合绿色文明,应当崇尚自然、艺术。那么现在来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一个: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社区应该是学习型的。
学习型的社区并不等于学区房
学习型的社区并不等于学区房。当前,在高档楼盘周围建设重点学校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模式,成为一门生意经。我刚从昆明过来,了解到这个城市又建了五所衡水中学的分校。每所学校都要十几亿的投资。我们看到当前的两种现象:一方面,学校成为社区中的孤岛,戒备森严、闲人免入,跟社会完全隔绝;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覆盖了家庭、社会,儿童的境遇越来越可怜。
有一个着名的段子,大鱼跟小鱼对话:大鱼说,早上好,今天水不错!小鱼问,什么是水?非洲有一个着名的谚语: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培养一个书呆子,只要一个房间、一所学校就够了。
今天,童年消失的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化造成了人类生活退化,还有环境污染造成了人类生存空间的退化。在中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庭不友好。每个问题儿童的背后都是家长出现了问题。在豆瓣上有个小组,12万人因为亲子关系的恶化痛不欲生。很多人多次自杀未遂,也有自杀已死的,他们等待家长的一声道歉。
教育不友好更是一个普遍的现实。中国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得了第一,同时还得到“学习时间长”的世界第一。上海学生的学习时间是韩国学生学习时间的两倍、是日本学生学习时长的三倍。中国学生的学习成就是以透支他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
解决“内卷化”,需要一场学习的革命
疫情期间,青少年的自杀绝大部分是因为亲子关系恶化。在封闭的环境当中,亲子矛盾被格外地激化,所以出现更多不幸。教育里出现一个新词“内卷化”,英文叫做involution,解释为“系统性的退化”。
有一篇文章说,幼儿园开始了“内卷”,中班的学生开始有家庭作业,大班的学生全部到培训班去了。我认为,解决系统性退化的问题,需要一场学习的革命。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就是想要打破学校跟社会的隔阂,教育跟生活的隔阂,真正走向为生活而教育,而不是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
多年来,我们让学校成为教育工厂,把知识分门别类,由浅入深灌输给学生,我们把这称之为教育,把这个过程认为是学习的全部。学校提供给一个人的套装知识只是人类知识体系当中的很小一部分,而重要的社会生活经验知识却被遗忘。人类的良知和智慧,人类的道德心,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化的学习,来自于生活,而不是来自学科知识。相反的,在工业革命以后,在牛顿力学的思维模式之下,知识体系越来越专门化,有人说这就像切红肠一样,一小段一小段的,每个人研究其中一段,所以培养了很多无用的专家。
陶行知说,解放儿童教育的革命,就是要让儿童到大自然当中、社会当中。
“社会营造”和“儿童友好型城市”
“社区营造”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台湾,后来有很大的传播和很多实践。据我所知,中国成都在有组织地推进社群营造。在2016年,成都市民政局开展城乡社区营造行动,明确提出要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人才为骨干,构建新型的社区关系。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是在1996年举行的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上面提出的,要在城市生活的各个公共事务当中,给儿童政治优先权,把儿童纳入决策体系,支撑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满足学生的各类活动的需求。
在社区营造过程当中,儿童是天然的纽带和强有力的推动力。儿童不仅是一个被保护的对象,而且是一个建设的主体。无论是文明社区的营造、推广绿色生活,还是帮助家长终身学习等,儿童都有很强的推动性。所以,可以说“大手拉小手”,但也是“小手拉大手”。
经合组织OECD最新的报告中谈到教育的四种图景,第一就是学校教育的扩展。学校的功能不限于对学龄儿童校内、课内的教育;第二,教育可以外包,可以由社会力量参与;第三,学校作为学习中心;第四,无边界学习。这指向了学习化社会的现实当中,要走向一种社会化学习。这种实践在中国出现了。钱锋老师在重庆打造了“万物启蒙有光教育空间”。他的社区里面建造了一所儿童的学习中心,也是一个居民的学习中心,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从而使这个社区具有了学习化的品质。
一土学校倡导的理念非常响亮也非常精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我们非常了不起的李旸同学,在中缅边境山寨为挣扎在贫困跟毒品之间的破碎家庭、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了一个庇护所“榕树根”,这里收养了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致力于社会化学习,最终让他们走上了正轨。
川中社区大学位于河南辉县,致力于以农民终身学习启动的乡村文化建设,这所学习成为了当地社区的文化中心、文明中心,激活了整个乡村。“北辰青年”致力于帮助18-30岁的迷茫青年,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刚才我所说的这些教育,都是被常规教育忽视的,但学历教育之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混合式学习,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自组织、社群化的学习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这就是未来学习的特点。
一个教育创新研究者将社会化学习概括为三句话: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在家庭社区关系当中还有一类新的教育模式就是“在家上学”。“在家上学”这种模式在中国大陆还没有被合法化。在美国、欧洲、中国台湾都已经合法化了。实际上,这是学生自学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体现。
最近,有一部教育纪录片《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完整记录了24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教育领域的教育从业者以学习者的身份,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用小组共学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在不熟悉的环境里,24位参与者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以学习者的身份去自主学习,和他人共学。在这场不一样的学习之旅中,围绕“如何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如何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学习组织?为何好的教育者,自己首先要是好的学习者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索和思考。大家可以关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争鸣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